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和疝外科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儿童常见发生部位为腹股沟和脐部。 腹股沟疝自愈几率非常小,只有小部分孩子在生后6个月内自愈,一岁以上的小儿腹股沟疝一般不能自愈,所以小儿疝气的治疗需要观察到一岁,不能自愈时就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指针为:一岁以内疝气但经常嵌顿、一岁以上的腹股沟疝、4岁以上脐疝或脐环直径为2~3cm,及以上者 针对小儿腹股沟疝主要的手术方式是疝囊高位结扎,其中腹腔镜手术优势更明显,而脐疝除了切除疝囊外需要进行缝合修补。除了手术治疗外,其他疗法,如疝气带疗法、药物疗法、注射疗法无法根治,而且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均不推荐,因此根治小儿疝气,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手术治疗。
儿童疝就是俗称的小肠串气。儿童之所以得疝气的原因是先天发育问题,儿童疝多见于早产儿和男孩,女孩子也有,相对较少。究其原因是因为男孩子在出生前1个月的时候,睾丸会从腹腔沿着腹股沟区下降至阴囊内,随之形成的腹膜孔洞叫鞘状突,会自行闭合,要是鞘状突闭合不良或者根本就没有闭合,在腹股沟区就会形成一个先天的孔洞,那么孩子出生后,伴随着身体的发育就会有腹腔内的肠管或者网膜从这个洞钻出来,在小肚子下面表现为一个以推回去的鼓包,这就是儿童疝,在孩子哭闹、站立、下蹲用力的时候腹压增高,鼓包会比较明显。女孩子在哪个部位是子宫圆韧带,个别情况也会发生疝。
儿童疝的发病年龄不定,伴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几岁都有可能,还有一部分可以到成年后发病。发现孩子有这样的情况应该尽快到医院找医生予以确诊,对于儿童疝目前的治疗原则是1岁以内不严重的可以保守治疗,就是自己制作一个类似于紧身小短裤样的疝气带给孩子穿上,在孩子哭闹时家长有意识的用手压迫一下鼓包的位置,予以保护,一部分孩子有自愈的可能。要是超过1岁半没有自愈或者鼓包又加重,那就要手术治疗了。
手术治疗的道理很简单,就是找到那个洞口,用一根丝线把洞口结扎就可以了,这叫疝囊高位结扎术!有两种方式,一是开刀,从外面向里分离寻找洞口,并给与结扎,一是腹腔镜手术,在腹壁打个小洞,使用腹腔镜直视下,从腹腔里面在绝对高位将洞口结扎。我们现在对于儿童疝均采用腹腔镜手术,这种术式虽然对医生要求高,但是患儿恢复快、复发低、副损伤小。费用大概3000元,住院一天就可回家了,不用拆线也不用换药。
儿童疝患者不可以使用普通的聚丙烯补片修补,就是我们常说的无张力疝修补,因为聚丙烯补片有一定的挛缩率,孩子身体发育生长后身高的变化会引起疼痛。而对于6-14岁的患儿,目前可以使用最新的生物补片修补,因为这种补片可以降解吸收掉。
有一种情况是需要十分注意的,就是这个鼓包在孩子突然用力或者大声哭闹的时候突然加大,而且不能推回去!这叫嵌顿疝!就是鼓出来的东西被卡在洞口外边回不去了,这是一种危险情况,严重的会引起肠管坏死危及生命,必须立即就诊,千万不要过度用力推按鼓包。
1.保守治疗
1岁以内的小儿腹股沟疝和脐疝有自愈的可能,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较大或者脱出频繁的可以应用疝气带进行局部压迫,其目的就是避免疝内容物突出。同时小儿应尽量减少哭吵、咳嗽、便秘等使腹内压增高情况的发生。
2.手术治疗
通常认为1岁以上的小儿腹股沟疝无法自愈,应进行手术治疗。超过一周岁但体质虚弱同时疝不大的情况下也可在年龄稍大时再进行手术以降低麻醉和手术风险。